楚雄市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实践与思考

日期:2019-01-0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王元杰点击:5092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2017年以来,楚雄市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聚焦目标、精准发力,全面启动了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一、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现状
       2017年,全市被省、州总工会认定的困难职工总数354户,供养人口931人。经过精准识别及帮扶救助,我市现有在档困难职工91户,供养人口215人,其中,低保户46户,低保边缘26户,意外致困19户;共有138项帮扶需求,其中住房需求3户,占2.2%;就学需求30户,占21.7%;就医需求53户,占的38.4%;就业需求49户,占35.5%;社会兜底需求3户,占2.2%。致使这些困难职工家庭生活贫困的原困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下岗失业、职工本人或供养人员患癌症等重大疾病、供子女上大学、职工残疾或单亲、遭遇意外事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等因素造成的。
       二、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部分单位政治站位不高,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出现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工作拖拉,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具体帮扶工作中,缺乏有效帮扶措施,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帮扶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帮扶力量不足,资源整合不够。把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大盘子统筹不够。目前在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方面主要是采取工会系统元旦春节及中秋国庆送温暖、金秋助学、大病救助、生活救助等进行资金帮扶,组织困难职工专场招聘会推荐就业等形式助其解困。而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工会组织力量有限,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更需要调动整合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资源和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三)帮扶资金不足。当前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资金主要来自上级工会下拨经费及本级工会经费,帮扶资金来源单一,资金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需求。
       (四)困难职工发展动力不足。绝大部分困难职工存在患大病,身体条件差,文化水平较低,岁数偏大,技能单一等情况,大多数困难职工处于非稳定的灵活就业状态,普遍存在再就业难,自身发展基础薄弱、动力不足的情况。
      三、解困脱困建议和对策
      要落实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要求,以精准帮扶为统揽,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精准识别、持续发力,既帮助城镇困难职工解决眼前困难,又帮助他们解困脱困,顺利实现“两有五保障”目标,确保到2020年我市困难职工同步实现小康。
       (一)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要落实社会保险保障。推动和监督企业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困难职工社保权益。二要全力抓好社会兜底保障。要继续深化“阳光工程”,强化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吃、穿得到保障。三要抓好临时救助保障。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救急救难工作,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做到突发困难及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平台。
       (二)大力促进就业增收。一要构建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多方联动的促就业工作格局。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就业创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二要落实好政府积极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创业援助计划、技能培训促就业计划、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阳光就业计划,落实好“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两个10万元”培育工程、创业园区扶持等政策措施。举办举办针对困难职工、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招聘会,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困难职工家庭至少1人就业。三要深化调整收入分配制度。认真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实现困难职工收入的“开源”。四要加大对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和最低工资制度的规范执行,保障职工合法的劳动经济权益。 
       (三)全面落实就医、就学、住房等民生保障。一要落实好就医保障。通过建立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职工医疗互助等保障机制,推进因病致困、因病返困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二要落实好就学保障。争取将全市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全部纳入《楚雄市教育扶贫实施意见(试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范畴,充分整合各部门助学资源,实施困难职工子女助学计划,确保困难职工子女上得起学。三要落实好住房保障。大力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没有住房和居住危房的困难职工家庭落实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困难职工优先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家庭住房问题。同时,针对困难职工中的残疾人,要确保100%纳入《楚雄市脱贫攻坚残疾人帮扶实施方案(试行)》帮扶政策体系范畴,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四)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一要健全完善社会化帮扶服务格局。建议党委、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政府有关部门与工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在社会层面优化帮扶资源配置。二是建议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赋予工会组织更有效的资源手段,在市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阵地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困难职工帮扶资金支持。三要不断提升困难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建议整合人社、工会、妇联、团委、科技等部门资源,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优先保障在档困难职工接受培训,提高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就业创业能力。
       (五)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群策群力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一是要强化精准帮扶。按照“注重实效、分类帮扶、因困施策”的原则,立足职工需求,找准“穷根”,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强化精准帮扶,确保每个困难职工家庭都有单位帮扶,都有解困脱困责任人,坚持一帮到底,不达目标不脱钩。二要切实加大工会帮扶救助工作力度。要不断丰富送温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传递党政关怀。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日常化、制度化的送温暖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三要调动整合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精准对接公益组织、公益基金等各类资源,探索和建立劳务互助、经济互助和专项互助等职工互助互济工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化救助大格局,让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力量更充足,效果更明显。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