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持续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日期:2023-1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马兴美 罗丽飞点击:562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近年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重点任务,积极推动改革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持续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推动南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推改革的整体合力。县委统筹组织部、宣传部、总工会等部门,成立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导、工会牵头、部门聚力、企业响应、社会参与”的局面,多次召开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推进会和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县总工会充分发挥作用,建立挂钩联系基层机制,组成5个工作小组分别对4个州级试点和1个县级试点企业进行工作任务落实督促指导。

坚持思想引领,把牢产改方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载体,增强思想引领的互动性、亲和力、感染力,引导广大产业工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建县委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劳模宣讲团深入企业开展宣传宣讲,组织3000余人参加云南省“数字工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知识竞答;积极创作展现产业工人风采文艺作品,通过举办书画摄影展、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丰富产业工人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建立健全基层工会“推优入党”制度,把产业工人中的各级劳模、工匠、技术状元、技术能手、首席技师、优秀志愿者推荐给党组织。

坚持创新驱动,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县产改领导小组围绕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提升慢、人才培育难等问题,打造交流学习、业务培训、人才培育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助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和技能整体提升。建成一批“技师工作站”“创新工作室”等技能人才服务阵地,先后有6家企业被授予省州级“工人先锋号”“模范班组”等荣誉称号,楚雄复烤厂技师工作站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2个QC成果分别荣获云南烟草行业一、二等奖。腾龙物流大货车司机刷新了连续安全行驶200万公里记录,获“全国最美货车司机”称号。彝绣产业迅猛发展,国际颇具影响,南华彝绣产业工人代表中国亮相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近年来,茂森公司小发明小创造30余项、合理化建议50余条。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主、“行业岗位练兵赛”为辅的职工技能竞赛体系逐渐形成,围绕野生菌加工、彝族刺绣、滇中饮水工程等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技能竞赛,组织9场(次),累计参与职工4751人次,为全县产业人才搭建全方位技能比拼平台。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14期6021人,开展茶艺、彝族刺绣、健康管理等技能提升培训22期3450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打造产教衔接平台,为产业工人队伍持续“造血”。南华职中通过与瑞仪光电公司、楚雄雄宝酒店、南华火星修理厂等企业合作办学,每年输送100名左右学生实训就业。

坚持地位提升,让产业工人有位有为。紧盯产业工人劳动密集,劳动纠纷易发等问题,创新涵盖劳动关系全过程的权益保护服务模式,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保驾护航。不断提高一线产业工人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落实优秀代表在群团组织中挂职兼职机制,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楚雄复烤厂专门为技能人才领军人物设置专属停车位、就餐区、工作室,提升技能人才荣誉感。61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厂务、院务公开,覆盖职工5274人,有效维护职工参与权和知情权。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督促指导139个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续签,维护职工经济权益。聘请法律顾问,免费向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升产业工人法治意识和维权本领。

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县总工会坚持把改善产业工人民生、提升产业工人福祉摆在重要位置,精心开展“四送”工会暖心工程,让职工留得下、在得住、能发展,不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面对职工生活、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着力在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出实招。近年来,筹集资金95.2万元,慰问2342名一线产业工人;筹集资金11.59万元帮助30名产业工人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组织240名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为3285名住院职工报销互助金364.7万元;建成南华县职工“心灵驿站”,开通首个心理舒缓热线;关心产业工人婚恋生活,组织2场婚恋交友服务活动;在老高坝工业园区专门为产业工人设置保障性住房200套,帮助他们住进“暖心房”,喜圆“安居梦”。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